2009年10月22日 星期四

ITP: 自體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症

ITP :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免疫破壞造成血小板加速移除 自體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症

每年每百萬人大約有50-100個新的自體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症(LTP),平均分配於小孩與大人。ITP喜好發生於年青女性。生病前的疾病和致病因素包含感染性單核白血球增多症,病毒急性發作,甲狀腺腫大發炎,還有抗磷脂抗體症候群。

病理學 ITP是自体免疫系統失常產生對抗自己血小板的抗体,引起血小板快速破壞。這些抗體結合特殊蛋白質附著在血小板上,在網狀內皮組織被移除,特別是在脾臟內。在血小板表面的免疫血球素通常是IgG (最常見到, IgG1)。有些病人血小板表面只有IgG2, IgG3, or IgG4,可能是自行繁殖oligoclonality。血小板表面的免疫血球素經常對抗血小板糖化蛋白類(GP) IIb-IIIa,它是控制纖維素原的結合與血小板的聚集的綜合受体。偶爾,這免疫血球素經會對抗GPIb綜合受体。Thrombopoietin在ITP病人身上的濃度是正常的,表示正常或增加的megakaryocyte mass(有別於無症狀性貧血病人的高濃度Thrombopoietin).
ITP病人骨髓會配合增加血小板製造。許多案例,骨髓的反應不儘理想,也許是抗血小板的抗體也會與megakaryocyte表面的抗原反應。ITP病人的血小板通常委會比較大且有作用,這可以說明為什麼大部份ITP病人都沒有明顯需要就醫的出血。

臨床症狀 剛開始都是沒感是的。除了大部份在四肢末端的瘀斑,過去和現在自身体檢查都是沒症狀的。臨床上的出血通常是溫和的,包括紫斑、鼻出血,齒齦出血和月經過多。口腔內的血泡表示嚴重的血小板低下。視網膜很少出血。
脾臟通常沒腫大。如果有明顯脾臟腫大可能是因為紅斑性狼瘡,淋巴瘤,感染性中性血球增多症,或是慢性肝病引起脾臟腫大。

實驗室評估
周邊血液抹片檢查通常是正常的; 存在的少量血小板都是大並且顆粒化完整的。
低血紅素貧血(hypochromia) 的存說明慢性失血造成鐵缺乏;小顆粒紅血球 (spherocytes)的存在提升了相關自身免疫的紅血球溶解(Evans綜合症)的可能性 ; 以及紅血球碎片(schistocytes)說明是分散性血管內凝血(DIC),血栓形成的血小板減少紫斑症 (TTP) ,或者溶血性尿毒症綜合症(HUS) . 骨髓顯示豐富的血小板母細胞(megakaryocytes); 紅色球與髓細胞的前身保持正常。 紅斑性狼瘡(SLE)的試驗結果是陰性的。与血小板結合的IgG(PA-IgG) 水準被提升; 但是, 因為血小板通常在他們的€顆粒包含IgG, IgG(PA-IgG) 無法辨別抗血小板抗體與沈積在血小板表面的免疫混合物,和從血小板顆粒釋放於它的表面的抗體。
因此,測量PA- IgG在ITP的診斷過程中沒有用,除非能夠測量出血小板特別抗原抗體的特別的研究實驗室進行試驗。 15

鑑別診斷

ITP的鑑別診斷包括假性低血小板數,起因於因ethylenediamenetetraacetic酸(EDTA) 和怕冷的凝結素在試管內引起血小板成叢集的作用(需重新計算的那些血小板數,用檸檬酸鹽或肝素抗凝結的血樣品) ;

懷孕的血小板低下症通常是一個溫和的問題,不會有出出血危險。骨髓造血障礙綜合症通常會併隨貧血和白血球低下症;並且是淋巴增殖症的原因。

療程和預後

ITP是有大約1%到5%的死亡率的相對良牲的疾病; 在成年人的病例裡的大多數死於顱內出血。 急性的ITP通常侷限在小孩和青年人上,並且經常是先發生病毒的病。 永久的自然的免疫,在不到3個月風發生。 慢性ITP,通常是成年人的種類,指超過3個月的疾病。 雖然自然的免疫和復發一定在慢性ITP裡發生,長期的自然免疫是罕見的。 另一方面,長期的預測, 慢性ITP,即使是頑固型的,也是良性的,只要這些病患被正確地管理。 16

治療原則

治療ITP 取決於病患的年齡; 疾病的嚴重性; 是否只有瘀斑,還是伴有中度還是嚴重的黏膜出血或者中樞神經系統出血; 並且是否為懷孕病患。

美國血液學會已經為ITP的管理,發佈有事實根据的作業指導;可以總結如下︰

* 血小板數超過50,000 / 的病患,通常不需要治療。
* 血小板數在20,000 至30,000 /以下的病患需要治療。
* 血小板在50,000 / 以下,伴有顯著黏膜出血的病患或者伴有出血危險因素 ( 例如,高血壓,消化性潰瘍或者是很活躍的生活方式) .也需要治療 。
* 血小板數在20,000以下如果沒有症狀或者只有溫和的紫斑,不必住院。
* 輕微或中度病患( 即血小板數>50,000 / ) 不要需要積極療法。他們可以追縱、注意並向醫師報告是否有黏膜出血或者新的瘀斑凝塊。必須絕對避免使用阿斯匹林Aspirin 其他nonsteroidal抗炎藥(非類固醇性消炎鎮痛藥)。


* 在ITP的治療上,根除幽門氏桿菌是具有爭議的。 對於輕微血小板低下症 (30,000 to 70,000/μl), 有幽門氏桿菌 (引發胃潰瘍) 的年輕的病患,根除幽門氏桿菌,只能短期(二年)稍微改善低血小板症。對於慢性嚴重的ITP的病患則沒有用。

* 對有中度黏膜出血的病患來說,開始治療是用prednisone,劑量在60到100mg/天。 類固醇會干擾巨噬細胞攻擊血小板並且降低脾臟和骨髓內淋巴球製造對抗血小板的抗體數量。 一項研究顯示那一個高劑量的dexamethasone(40毫克每日)的4天的療程 取得很高的免疫率(85%) 在新近診斷的ITP 病患裡; 在對治療作出回應的那些病患中,50%有持久的反應。 針對dexamethasone單一療程長期的高反應比率需要再確認和更長時間的追縱研究

* 除非出血是嚴重的,否則病患不必住院。 為了不增加顱內壓, 繁重的體育鍛鍊,特別是閉嘴捏鼻再用力從耳朵逼出氣,應該被避免。

* 避免阿斯匹林和其他非類固醇性消炎鎮痛藥,應該被強調。 如果一定要用,就要輸入紅血球; 不過,在這樣的情況裡,血小板的注射很少是必要的。

* 血小板數的上升通常在治療幾日子後或2到3 周後開始。當血小板數升到正常水準,這prednisone 劑量可以被漸減,達3-4 周時期。 雖然曾有報導,單一prednisone療程完成,有過長期完全免疫,然而長期完全的免疫,只發生在低於10%的病患。

* 脾臟摘除

脾臟摘除,通常透過腹腔鏡執行。如果用prednisone治療4-6迵後血小板還在30,000 /以下或者在類固醇的漸減之後再次下降。脾臟摘除,可以使大約65%的病患產生長期的減輕。 在手術前幾天,最好靜脈泣射免疫球蛋白(IVIg)使血小板達到至少30,000到50,000 /。 通常,一全套IVIg治療(1 克/ 公斤/天注2天或者0.4 克/ 公斤/天注5天) 準備脾臟摘除時,血小板如果達50,000以上,通常沒被要求注射IVIg。 IVIg可以使多數病患暫時增加血小板,但是是一次昂貴的治療。 血小前板數通常手術後第一天開始上升,經常在二週後越過正常的數值。在手術之前1到2 周,應該注射Pneumococca肺炎雙球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流感病毒, meningococcal 腦膜炎雙球菌的疫苗。 以防日後感染。

以上是王明純翻譯自以下的原文前半部:
Accelerated Platelet Removal Due to Immune Destruction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By Dr. Lawrence Leung of Stanford School of Medicine

2009年10月21日 星期三

防癌草藥 半枝蓮可令癌組織枯死

半枝蓮可令癌組織枯死

名稱:半枝蓮
科別:唇形科
繁殖:種子
分類:濕地植物
花期:秋季開淺藍紫色花
習性:生於陰濕地草本植物
用途:藥用

【大紀元2004年7月11日訊】據BBC報導,英國的研究人員發現,中草藥半枝蓮的提煉物可以用來對付癌組織。半枝蓮是一種類似薄荷的唇型科植物,在傳統中藥方面用來治療腫瘤。

專家發現,半枝蓮(Scutellaria barbata)的提煉物製成的一種藥可以破壞為癌組織供應血液的血管。研究人員說,這種藥比較一般的常用抗癌藥好,因為,一般的藥物對健康細胞和癌細胞同樣起作用。英國索爾福德大學的麥高恩教授希望可以在不久的將來在癌症病人身上使用這種新開發的藥物。

進行試驗到目前為止,有關的實驗都在實驗室中進行。專家在實驗中所使用的是來自人體的乳腺癌和肺癌組織。研究發現,半枝蓮提煉物主要針對癌組織的血管,使癌組織因為得不到氧氣和養分供應而壞死。參加研究的達奇博士說,他們開發的新藥物有獨特的選擇性,只對付為癌組織供應血液的血管,並不危害那些連接到正常組織的血管。

副作用少
達奇博士說,傳統藥物除了對付癌組織外也對健康細胞構成影響,因此有不少副作用。
她認為,新藥物不會令病人出現從前那麼多的不良反應。研究小組希望可以得到更多資金,以便在未來數年內在病人身上進行試驗。

負責研究工作的麥高恩教授說,在病人身上做試驗之前,他們仍然有不少工作需要做,但是,這方面的研究是令人感到興奮的。英國癌病研究組織發言人說,半枝蓮在中國傳統醫藥中一直用來治療包括一些腫瘤在內的多種病症,現在的發現確實令人感到非常有興趣﹔有關方面一定要對半枝蓮的有效成分作更深入的研究。

目前在美國, 半支蓮粹取物己通過人体試驗, 新的末期乳癌葯品 BZL101, developed by Bionovo Inc., is derived from the Asian botanical herba Scutellaria Barbata, 在市場販賣. 茲將其文章轉載如下:

Extract from Scutellaria Barbata may treat breast cancer
21. 二月 2006 16:59 GA_googleFillSlot("NewsMedicalSquares");

A new clinical formulation extracted from a botanical may provide physicians with a new tool in treating aggressive late-stage breast cancer.

The oral anti-cancer drug BZL101, developed by Bionovo Inc., is derived from the Asian botanical herba Scutellaria Barbata. Bionovo researchers believe the herb's main agent has the ability to specifically identify and target malignant cells, leaving normal cells intact and healthy.
BZL101 works by eliciting a cancer cell's innate mechanism of self-suicide, or apoptosis. The drug selectively releases 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1 (AIF1) from a cancer cell's mitochondrial membrane. AIF then moves to the cell's nucleus, disintegrating the DNA structure, and fragmenting and killing the cancer cell.

Bionovo's scientists have shown that although AIF exists in all cells, this protein-translocation process can be elicited exclusively in cancer cells while avoiding normal cells. "In the cell, AIF is responsible for killing cells that don't perform their intended functions or cells that are not in their proper place such as cancer cells which lose functions through mutations and invade local and distant tissues," said Dr. Isaac Cohen, Bionovo's President and CEO.
Researcher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Francisco and the Komen/UT Southwestern Breast Cancer Research Program at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 recently completed a phase I study on BZL101. They reported favorable data from these trials at the 28th Annual San Antonio Breast Cancer Symposium.

As described at the symposium, from the initial study of 21 patients with advanced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16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for final results. It was concluded that four of the 16 patients had stable disease for greater than 90 days and three of the 16 had stable disease that lasted more than 180 days. Five patients in the trial had objective tumor regression. All 16 patients demonstrated little to no side effects from the drug.

Debu Tripathy, M.D., Director of the Komen/UT Southwestern Breast Cancer Research Program at 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 commented: "We are encouraged b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hich underscore BZL101 as an effective new oral treatment for the more than 45,000 women diagnosed each year with the aggressive late-stage of this disease."
"While safety was the primary endpoint of the trial,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BZL101 showed elements of clinical efficacy similar to what we have observed in early-stage studies of currently marketed therapies. Future studies are planned to explore the drug further," said Dr. Tripathy.
Breast cancer is the second leading cause of cancer death, with more than 200,000 new cases each year.
http://www.bionovo.com/

有效抗癌的中藥草

有效抗癌的中藥草 2005.10.26 (updated 2009.10.21)

以下中葯,配合西醫的放射治療或手術摘除, 經過親友服用証實葯效良好, 又經英美科學家實驗証實其防癌的藥理,非常值得向大眾推廣, 以減少癌症發生或復發.

1). 17年前, 為了媽媽的二期癌症, 放射電療後, 與爸爸到林口竹林寺拜拜祈福, 拜完後走到善書的桌上, 剛好看到一份善心人士留下的防癌中藥秘方, 心中感激不已. 取回後便到中藥行請教老中醫, 獲得肯定, 便開始熬湯給媽媽喝, 經過了17年, 癌症不曾復發過. 當初馬階婦科主任建議開刀切除, 因媽媽害怕不肯開刀, 經我與放射腫瘤科主任研究後決定不開刀,而用「直線加速」放射治療 (沒做化療),之後天天只服用此兩種中葯熬湯,經五年復診,沒有復發或轉移. 目前媽媽身體還很健康,天天運動,以五穀雜糧,蔬菜水果,牛奶雞蛋為主食。(p.s. 2009.10.21 媽媽還健在.)

2).十多年前,太太的姑媽59歲時,咳嗽發現有血絲,送醫檢驗已是肺癌末期,醫師預估只有半年存活期,在二位醫生兒子堅持下,開刀切除兩個肺片的大部份, 又做化療後,天天用這帖中葯熬湯,當茶水喝, 經3年半才去逝.同時期,農委會主委,余玉賢也發現是肺癌末期,遠到曰本京都及美國L.A.防癌中心就醫,一年內就去逝了.

3). 英國生化學家實驗証實,半支蓮粹取物可以抑制血管的增生,使腫瘤無法繼續擴大成長,因腫瘤每成長0.2MM,就必須有新的微血管增生,供應血液養份.目前在美國已進入人体第二階段實驗. ●因此,孕婦,幼兒與發育中的孩童絕對不能服用半支蓮. 要改用清熱解毒排膿的”魚腥草”代替.

4). 根據中醫葯典,白花蛇舌草,有消炎,解熱,清涼,解毒與抗癌的作用.但須與
半支蓮一起熬湯,才能達到最好的抗癌效果. (p.s. 多數癌症是因常期發炎造成.)

白花蛇舌草 - 2 兩
半 支蓮 - 1 兩
紅 棗 - 30 粒 (要破皮)
水 - 2O-25 碗

煮沸後小火熬 2 小 時, 剩下約2,000CC的湯, 即可當開水飲用。溫喝最好,平時放冰箱, 一人可以喝 2天。中葯行每帖約台幣30元(紅棗自備). 台北市八德路的育仁中葯行有賣. 電話: 2577-7035

多年前媽媽就不再天天喝了,近來只有腸胃或排尿不順時, 才會熬一份來喝幾天,就覺得順暢許多, 健康的我也樂於與媽媽分享. 此外, 這帖中藥對於便祕痔瘡也很有療效, 可以消炎止血, 長期喝又可防大腸癌(中老年人如有便血最好要到大腸直腸外科以大腸鏡檢查原因, 絕對不能疏忽)。 平時熬來喝, 可以防癌保健, 值得向親朋好友推薦。

王 明 純 東海生物系14屆畢業
mingchwen.wang@gmail.com